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和樂無諍

目前分類:國淳讀書會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488299_224297364363121_2080659825_n    

 

遠離慢心過患

 

在希臘神話中,一位藝術家與他的兒子伊卡洛斯因故被囚禁在克里特島上,他於是發明了人工羽翼,準備和兒子一起飛行逃離。在幫兒子伊卡洛斯裝上人工羽翼時,他特地警告:「你千萬別飛得太高,若是飛得太高,太接近太陽,黏合羽毛的蠟,會因為太陽的高熱而融化。」伊卡洛斯點頭答應。之後,父子兩人順利起飛。

 

在最初的緊張過後,伊卡洛斯嚐到飛行的喜悅,開始展翅飛翔、嬉戲,感覺自己飛行自在、高人一等,以往看起來極宏偉的建築、高山,如今在他眼下,卻變得如此渺小,世界彷彿就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於是,他忘記了父親的叮嚀,不自覺地愈飛愈高,羽翼中的蠟也在不知不覺間融化,待伊卡洛斯發現時已經來不及,只能墜海而亡……

 

 

 導致伊卡洛斯墜落的,不是那對翅膀,而是他那顆忘了天高地厚的慢心。

 

慢心人人皆有,個人條件、家世背景以及後天際遇等,都可能是長養我們慢心的因素,而另外一個凡人無法擋、聞之暈陶陶的讚歎,更是讓我們慢上加慢的陷阱。我們都喜歡聽讚美的話,因為它帶給我們樂受,但樂受是一時的,如果因為嘗過讚美的樂受,而期待下次的讚美、得不到讚美、或是別人讚美的不夠,反而會導致我們的煩惱。慢心增長之後,更可能對上會頂、對下會壓、對人計較和排斥,眼見什麼人都不夠好,把自己看得太高,把別人看得太低,久而久之,讓人避之危恐不及,讓自己、讓他人都不快樂,而為自己製造未來的苦果。

 

那麼,要如何避免稱譽帶來的慢心增長呢?聖嚴法師教我們用因緣觀。「當我們能夠從因緣觀的角度思考時,就會懂得謙虛,因為你的奉獻只不過是成功條件的一環,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勞。」以伊卡洛斯為例,他的飛行主要是由於父親的設計發明、以及那對集合了許多羽毛的翅膀,再加上天候、風力等許許多多看不見的因素,雖然操縱翅膀的他也是主因,但失去這些種種因緣條件的配合,他也飛不起來。所以,「要把自己當成配角,是眾多因緣裡的一個因素,這樣就不會那麼自我中心,而能常常想到還有其他的人,感謝其他的人、感謝其他的因緣。」

 

如果能有因緣觀的認知,會知道自身擁有的優秀條件,也不過是這一世的因緣和合;即使位居要職而被仰望簇擁,也會明白權勢地位是一時的,有上就有下;即是自己被當成偉人,致力服務奉獻、救國救民,也不自以為偉大。

 

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就是因為有眾生可度,如果沒有眾生可度、可服務,哪來自我成長、自我建設、自我成就的機會?

 

所有自身的好都是因緣,所有順遂的際遇都是無常,所有順利推動的事是眾緣和合,所有為別人的付出都是對方成就自己,如果對此能夠清楚明瞭,自然不會起慢心,也就能遠離慢心帶來的危害了。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555_550882221609114_70664372_n  

 

從生死裡看見眾生,柯文哲:「醫師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有時反而是花草的枯榮渡化了我們。」

 

作者:柯文哲

 

   「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慢慢地,我了解醫師是人、不是神,慢慢地知道醫學是有極限的,慢慢地在上帝之前我重拾謙卑之心,慢慢地我又從科技回歸到人性。

 

行醫三十年後,漸漸領悟醫師其實只是生命花園的園丁

 

園丁不能改變春夏秋冬,只是讓花草在四季之間開得燦爛一些。同樣的,醫師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只是讓人在生老病死之間活得快樂一些、舒服一些而已。

 

如此說來,醫師只不過像是生命花園的園丁罷了,目的是替人世減少苦痛,不管是身體的、或精神的,我們不應該過度期待醫師可以乾坤挪移、扭轉生死。

 

不過,雖然說是園丁照顧花草,有時反而是花草的枯榮在渡化園丁。我三十幾歲時,初任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見證了醫學發展最快速的時代,當時總認為「人定勝天、科學萬能」。我還記得我剛當住院醫師時,當時心臟移植才剛在台灣起步。那時候我們面對猛爆性心肌炎的病人,根本束手無策,往往只能睜睜看著一個年輕的生命,這樣在眼前消逝。

 

之後葉克膜引進、心臟移植的發展,原本束手無策的猛爆性心肌炎,變成讓醫師充滿了成就感。尤其一連串成功之案例,包括邵曉鈴、星星王子等,這些起死回生的例子,更讓我們以為,原來「人定勝天」就是這樣。

 

但是漸漸地,有些以為可救回的病例卻意外地死亡,甚至裝設葉克膜之後無緣無故四肢壞死,讓醫師陷入兩難抉擇:如果要救活病人要把四肢切除,但是四肢切除後的生命是否有意義,到底值不值得繼續掙扎搶救?尤其面對焦急的家屬詢問病情變化為何出乎意料之外,醫師又很難向家屬說明,其實很多時候病情的變化根本在醫師能力範圍之外。

 

醫師本應要讓家屬有信心,又如何能在此刻,向家屬承認自己的心虛和無能為力?至於下一步要如何做抉擇,要放棄治療?還是切除四肢繼續搶救?連醫師也打不定主意,自己都陷入對生命問題的迷惘時,更無從向家屬做出什麼建議。你問我什麼是死?我如是問:「什麼才算是活著?」以現代醫學技術,可以沒有心臟、肝臟、肺臟,靠著機器就可以支撐下去,但是,全身上下只剩管子和機器的生命,還是不是生命?

 

我開始思考,醫師最大的敵人究竟是什麼?是讓病人死亡?還是讓病人痛不欲生?如果是只是擊退死亡,當然就使用心電圖、各種維生儀器全力去拼;如果害怕的是痛苦,那麼就會去思考,怎樣才是有意義的活著?

 

但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作焉」。不管醫師如何迷惘,日子總是要過的。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慢慢地,我了解醫師是人、不是神,慢慢地知道醫學是有極限的,慢慢地在上帝之前我重拾謙卑之心,慢慢地我又從科技回歸到人性。

 

以前我只專注於疾病,並沒看到病人。現在我又漸漸看到病人,也看到病人旁邊的家屬。病人不在只是心電圖、抽血數據、病理報告之組合。他是實實在在一個人,有七情六慾,有悲歡離合,在人世之間牽扯不清。

 

所以是行醫本身讓我重新了解醫學之真意,果然是花草之枯榮在渡化園丁。「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正是走過三十年行醫生涯的心情寫照。

 

生老病死是人世之常態,雖知是常態,然人終究有親情,真的遇到時,悲傷哀痛是免不了的。因此做為醫師,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由天決定,但是不管上天做何種決定,醫師都可陪著他們走過。所以末期病患選擇安寧療護,並不是一種放棄生命,它是讓生命變得值得去活,讓生命自然、和諧一點,積極認真地過每一天,直到最後一刻。

 

但願人長久,但是你知、我知,人是不會長久的倒是只要有心,是可千里共嬋娟的我覺得,人生最完美的終點,是四道實踐,對該感謝的人感謝「道謝」;對所愛的人「道愛」;有什麼遺憾的地方「道歉」,最後在親友圍繞下,無怨無憾道別這一生。

書籍介紹

 

《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天下雜誌出版

 

BCHH0123P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立體書封-782x1024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0  

【牛是怎麼死的?】

『牛』是怎麼死的?這個故事很經典,寓意很深!

牛耕田回來,躺在欄裡,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跑過來看它。

『唉,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牛訴著苦,『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別後,在牆角遇到了貓。
狗說:『伙計,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轉身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干活兒了。』
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兒了,它抱怨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是不是好一點兒。』
雞對豬說:『牛不准備給主人幹活兒了,它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對牛一點兒也不心疼,讓它干那麼多又重又髒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飯前,主婦給豬餵食,豬向前一步,說:『主婦,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它嫌主人給它的活兒太重太多太髒太累了。它還說它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
得到豬的報告,晚飯桌上,主婦對主人說,『牛想背叛你,它想換一個主人。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麼處置它?』
『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
可憐,一頭勤勞而實在的牛,就這樣被傳言『殺』死了。

這句是重點!!!「不要跟旁人抱怨」
免得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你是否也在抱怨什麼呢?
不要輕易相信隔耳的傳言,除非你當面證實,否則你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遇事有水平的處理方法:

1、學會沉默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沈默。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你難過到不想爭辯,也只有選擇沈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2、學會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3、學會彎腰,這會是我意外的收穫

和別人發生意見上的紛歧,甚造成言語上的衝突,所以你悶悶不樂,因為你覺得都是別人惡意。別再耿耿於懷了,回家去擦地板吧。拎一塊抹布,彎下腰,雙膝著地,把你面前這張地板的每個角落來回擦拭乾淨。然後重新省思自己在那場衝突,所說過的每一句話。現在,你發現自己其實也有不對的地方了,是不是?

你漸漸心平氣和了,是不是?有時候你必須學習彎腰,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謙卑。勞動身體的同時,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緒。而且,你還擁有了一張光潔的地板呢。這是你的第二個收穫。

4、不要想如果當初

你說,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岔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做選擇。如果只是選擇吃炒麵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於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

這種充滿悵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別再多說了吧。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5、努力

漫步林間,你看見一株藤蔓附著樹幹,柔軟與堅實相互交纏,你感動於這靜美的一幕。讓幸福與歸屬就此駐足吧。你想。不知未來會有怎樣一番風雨摧折?也許藤將斷、樹會倒,也許天會荒,地將老。你又想。

那麼,請時光停格在此刻吧。停格即是永恆。永恆裡若有這靜美的一刻,未來可能遭遇的種種劫難,便已得到了安慰與報償。努力,不管成功與否,至少曾經美麗。

6、保持單純

因為思慮過多,所以你常常把你的人生復雜化了。明明是活在現在,你卻總是念念不忘著過去,又憂心忡忡著未來;堅持攜帶著過去、未來與現在同行,你的人生當然只有一片拖泥帶水。而單純是一種恩寵狀態。單純地以皮膚感受天氣的變化,單純地以鼻腔品嚐雨後的青草香,單純地以眼睛統攝遠山近景如一幅畫。

單純地 活在當下。而當下其實無所謂是非真假。既然沒有是非,就不必思慮;沒有真假,就無須念念不忘又憂心忡忡。無是非真假,不就像在做夢一樣了嗎?是呀,就單純地把你的人生當成夢境去執...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97980_1530558757167638_6444365849016064500_o  

 

好態度帶來好機緣/洪蘭

 

 

學校有項辛苦的觀測工作,地點在中央山脈的深山中,大家都不願意去。

 

有個學生去了,想不到在那裡,遇見了落難的登山隊女學生,兩人一見鍾情,現在孩子都三歲了。

 

每次看到他,我都感到人生的機緣妙不可言。

 

有時萍水相逢會改變一生,所以凡事不可太計較;不但要隨遇而安,且要任勞任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著你

 

我有個朋友原是某飯店的會計。

 

有天一位先生進了電梯,她就很禮貌的跟那人打招呼問好,想不到那位先生伸手給了她一張名片,對她說:「你若願意,可以來我公司工作。」她看名片,那正是她夢寐以求的大公司,但她連想都沒想,就很直覺的回答:「現在不行,旺季是最忙的時候,要走也要等到淡季。」

 

那人吃了一驚說:「好,我等你。」後來她過去那家公司做事,一直做到退休。

 

退休時,老闆告訴她,服務業最重要的是熱情和忠誠—她主動和客人打招呼,是有服務的熱情;沒有因為高薪而立刻跳槽,等旺季過了再走,這是忠誠。一個熱情而忠誠的人,值得等候。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機緣。

 

那時,我在學校報上看到一個徵求工讀生的廣告,就依著地址去應徵。因為留學生沒有車,我一路走過去。

 

在某個超市附近,我看到有位太太一手提著一加侖牛奶、一手抱著剛買的菜,可能蔬菜裡有水,紙袋破了,裡面東西掉出來,就跑回超市去幫她拿紙袋。這位太太問我要去哪裡,她可順便載我一程,沒想到那竟是她先生的公司,我就順利拿到了這份工作。

 

我寫信回家跟父母說時,父親立刻回信,告訴我這麼順利找到工作是福分,叫我要感恩;做雇員要勤奮,不要計較勞力;工作時,臉上要有笑容,只要心存感恩,笑容就會真誠。

 

一個月後,我加薪了,雖然只有二十元,但那是我一個月的伙食費。暑假結束,我回學校去上課時,老闆叫我第二年再去;但是第二年我有獎學金不必打工,我寫信跟老闆說時,他還寄了一盒巧克力來,祝我好運。

 

這件事讓我了解,在職場中最重要的是工作態度與職場倫理;學識固然重要,但是知識可以學,態度卻不易改。

 

在職場,大家最怕的是愛計較的人,因為只要有一個人計較,其他的人都開始計較,團隊就垮了。

 

現在十二年國教要施行了,每個父母都很緊張,其實父母只要把眼光放遠,就不必擔心。

 

你孩子出社會所要用到的知識現在還未發明,試想,三年前,有誰知道什麼叫「雲端」?

 

人只要有學習的能力,隨時可以學新知;但若是沒有做人的品德和敬業的態度,再好的工作也做不久。

 

念明星學校,說穿了,是父母的面子問題;看破這一點後,父母就不必這麼焦慮。

 

人生很長,父母要在乎的不是孩子現在念哪所學校,而是他以後能否快樂的過一生,有機會把他想要做的事做出來。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85175_422565511196391_1532240751_n  

 

在管理時,方法及動機是要分開的,

管理方法必須制度化,在商言商、在公言公,

對員工的管理,要求就是要求,不能夠馬馬虎虎,

自以為是慈悲,其實是濫慈悲、爛好人。

真正的慈悲是使對方好,使對方得到利益;

為了讓對方能得利,平常不會出紕漏

那麼嚴加管理就是需要的。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Ay0Cbq8MKLFWW7d7I3eNg  

 

 

【眼光就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眼光就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空想;我的眼光很遠,心量很大,那是没有用的,

一定要有機會才能成功;

 

這個機會、運氣就叫作福報,也就是福德因緣

 

其實,能有眼光、智慧,也是一種福報,而且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這都與自我中心的心有關。

 

要想眼光遠大先要將我的私心淡化,做事會比較順利,就算不順利也會逢凶化吉。

 

否則,遇到逆境便在痛苦中掙扎,遇到順境時飄飄然,以為自己的能力很強,能一手創造天下,

 

具有這種心態的人,會讓與他在一起的人都跟著倒楣,因他没有智慧,也就没有福報。

 

唯有悲願是無盡的、是無我的、是永遠成功的。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紓壓禪:上班族40則紓壓指引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9833_548063955224274_155415331_n  

人的福分在哪裡流得最厲害?口業。所以《無量壽經》才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所以口為禍福之門,可以造很大的福,這個口可以時時隨喜功德,稱讚如來,修普賢行,這個口也可以破人家的和諧家庭,甚至於破僧團,造極重的罪業。所以為什麼儒家孔夫子的教誨當中四門學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言語會擺在第二位?顯得它有多麼的重要!

 

大家再冷靜看看《弟子規》,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內容統統講的是學習如何跟人應對談話「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你看,見未真勿輕言,我們都沒有看到真相,亂去講,到時候損害了人家的名節,很可能人家想不開去自殺,那我們的罪業都很難說。甚至於這個口業造下去了,讓人家家庭一輩子都不和,那個都是太折福了。「知未的,勿輕傳」,這個道理我們都不了解,輕易就跟人家講,害人家對宇宙人生誤解了,斷了人家、壞了人家的法身慧命,這個造業都不輕。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現在這個時代一定是團體一起做事,所謂眾志成城,才能把事情辦好,我們在弘揚正法的過程當中都要有一大批的人一條心弘護正法,而團隊最怕的就是是非人我,流言蜚語。曾經子貢就問夫子,「君子亦有惡乎?」君子有沒有非常厭惡的事情?有沒有厭惡的人事物?夫子說有。當然這個厭惡決不是聖人跟人家對立、跟人家矛盾,不是,是當有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出現,對整個社會團體影響特別不好,產生很大的流弊,所以君子、聖人非常的戒慎恐懼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孔夫子接著就說,「有惡,惡稱人之惡者」,就是處處拿著別人的過失到處講,那是不對的。拿著別人的過失到處講,那是破壞人家的形象,甚至於斷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然後又讓其他的人對他有看法,團體之間的芥蒂、嫌隙愈來愈多,那就失和了。所以應該是當他人有過失的時候,我們應該是「善相勸,德皆建」、「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要私底下跟他講。-----蔡礼旭老师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5386_482675898412034_1218803733_n  

嚴長壽:人類在虛擬世界 尚未建立紀律

「台灣現在已經完全享受自由和民主,這時更重要的是自我的約束、紀律和反省。」

 

自由時報 2014525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對北捷血案提出看法,他強調,從挪威槍擊案發生後,他即預告台灣要小心。他認為血案主因之一,是虛擬世界無導師,網路發達且方便,很多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罪惡也能從網路世界中學得,人類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尚未走向紀律。

 

嚴長壽昨應台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理事長陳清龍邀請,以「你就是改變的起點」為題發表演講。他強調北捷血案會引發社會集體的焦慮,因此,我們更要自我反省,世界正在改變當中,無政府、無邊界,又沒有過濾的網路虛擬世界,沒有規矩與做事原則可言,讓人可輕易學得罪惡。

 

嚴長壽自稱非專家,但他認為在網路世界中,人類尚未走向紀律,學校與社會、家庭教育,沒有讓鄭捷學會思辯,沒有讓鄭捷學會不被操控。鄭捷沒有真實的朋友,把虛擬的打仗過關與真實世界混淆了,這不是個案,而是台灣與全世界都需面對的問題。

 

嚴長壽指出,回到教育層面,包括學校與社會教育等領域,看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尊重,孩子也看到了,「我們給了孩子什麼樣的環境?」他認為誰都脫離不了責任。

 

嚴長壽對東海大學師生事故發生後的表現持高度肯定,他強調東海的師生,「展現應有的正向文明力量」,他鼓勵大學生與宅男走出來,多擁抱與接觸別人。

 

嚴長壽說,國民教育應為社會培養出能為自己工作感到驕傲的「螺絲釘」,具體上必須納入公民素養,強調質問、思辨、分析和主動;其次必須有品格教育

 

,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並由社會建立能夠互信的機制;最後是人文素養,美學品味能讓詩篇、小說、音樂來充滿生命,語文能力則能使孩子觸及世界的海量資料,助於獨立思考能力。

 

http://ioio1399.pixnet.net/blog/post/133780376-%5B%E5%8F%B0-2014%E4%BA%BA%E7%89%A9%5D%E5%9A%B4%E9%95%B7%E5%A3%BD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3074_340174959409197_1459892600_n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現象,也是正常現象。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互相抱怨,雖然父母疼愛子女自不在話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親看到孩子不聽話,可能會在父親面前說:「這孩子像你一樣,脾氣那麼壞,怎麼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這樣的言語,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氣之後才會抱怨,所以抱怨的內容多半聽來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連抱怨者本身也一樣不愉快。會抱怨,主要是起因於對人事物的不滿,但是,世間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並不能讓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聽到怨言後可能會想:「我對他這麼好,他為什麼還不滿意?我好心替他處理問題,結果他卻反過來抱怨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種想法只會讓自己愈想愈氣憤。如果能將抱怨視為正常現象,被抱怨的人或許就不會太痛苦;否則別人一抱怨,便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痛苦也會像滾雪球一般,愈來愈大、愈來愈沉重。

 

如果又能換個角度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說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過失,他抱怨得其實很有道理,可以幫助我看清自己的盲點。

 

更何況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抱怨。雖然別人的煩惱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別人把你當成出氣口,負面的情緒透過抱怨而得到舒緩,你也等於幫了他的忙。

 

其實當不滿的情緒出現時,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大家都沒有問題,只是有人誤傳了一句話,使得別人口出怨言。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並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別人;二、接受別人的抱怨;三、傾聽別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說的「君子聞過則喜」,不但不要難過,甚至要更歡喜,因為別人願意向你抱怨,表示對方還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聽到抱怨後,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便自築高牆,對別人的反應不加理會,這樣反而會激怒對方,以為你放棄了和他的友好關係,打算絕交。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問題就更難化解了。

 

所以聽到抱怨時,要有適當的處理措施,以免又進一步產生誤解,而且對於輕重不同的抱怨,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聽到的是輕微的抱怨,只要點點頭,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為對方只是希望你聽到這樣的意見而已,不一定要給予任何回應。

 

至於嚴重的抱怨,則一定要有所回應與處理,如果是對方誤解了,一定要找對方協調、懇談,讓他瞭解事實真相。如果是對方因為你的作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產生抱怨,則一定要告訴他,你會努力改善與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還是不能讓對方滿意,也要讓他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如此,希望對方能夠諒解。

 

如果大家對於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並且妥善處理,就能從中得到成長,而不是傷害了。

 

---本文摘自《 從心溝通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37&ClassType=1&CommId=1473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健康好書悅讀推介獎」

*榮獲: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滿天星閱讀計畫(國中組)* 98年度:優良圖書推薦。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7386_543644468999556_351484175_n  

 

別人怕你不是敬你

 

瞋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來處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用鬥爭、強權、憤怒,只能夠讓人家一時間有點怕你,根本不能解決事情,所以瞋不是一個好辦法。

我們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成功率比較高,一位偉大的人不會隨便動瞋。時時動瞋的人,不但人人怕他,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常然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偉人,所以我們要下功夫修養自己,這樣於人、於己都是有好處的。

 

 

 

不要認為可以壓制別人,自己就洋洋得意,這是錯誤的!當瞋心起的時候,要先想到留給自己一個退步,也給人家一條路走,這樣彼此才能夠有空間---摘自《何必氣炸自己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8937_536017533095583_1776607229_n  

 

別忘記重要的做人禮貌/洪蘭

 

文/洪蘭

 

一位記者寄她的採訪大綱給我,開頭第一句話便是「你外子任教育部長時……」,我看了很驚訝,「外子」是對別人謙稱自己先生的詞彙,只有太太可以用,別人是不行的。文字是記者吃飯的工具,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呢?後來又看到一個笑話。有個男生在麵館看到想追的女生,同學慫恿他前去搭訕,他鼓起勇氣轉過頭對那女生說:「喂,你叫什麼?」女生驚訝地回答:「我叫牛肉麵。」雖是笑話卻很令人感慨,因為打招呼、稱呼別人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想不到現代人連這個基本禮貌都不會了。

 

古人教孩子是先教應對進退,《三字經》中就說「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古人是六歲進學,先學灑掃、應對、進退,學好了,才開始學認字。古人都是先從應對來看一個人的教養。在我小時候,父母說:「跟長輩說話一定要站起來,老人家沒有坐,你不能坐,沒有小孩大剌剌的坐在椅子上而長輩站著的道理。」這個禮儀學會了,讓座根本不是問題,公車上何須還得貼「請讓座給老弱婦孺」的標語呢?

 

衣著整潔也是一個基本的禮儀,最近碩士班甄試竟有學生穿著T恤、短褲、夾腳拖鞋前來口試,這不僅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別人怎麼會尊重你呢?有些人甚至已經是別人的老師,也不知道這個禮儀。有個大學的助理教授要升等,到院教評會去報告他的案子,居然穿著無領T恤、破洞牛仔褲、涼鞋就上台了。他如此不尊重自己,當然別人也不會尊重他,他的升等就沒過了。

 

這種待人接物的禮貌其實就是品格,古人說:「童蒙養正」,孩子啟蒙時就要先教「正知正見」,以後就不會偏差了。難怪北歐國家的父母如果願意留在家裡自己帶小孩,政府會給父母零用錢,因為家教太重要了,影響孩子的一生。

 

啟蒙的重要性在於大腦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到四歲左右才成熟,但是四歲之前我們已學會很多東西,那時的學習機制主要是模仿。研究者已在人類大腦中發現鏡像神經元,找到模仿的神經機制,所以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這也是罵人「沒有家教」會引起打架的原因,這句話把父母也罵了進去,隱含了連父母也沒有教養,因為如果父母有教養,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有教養。

 

現在政府在推品德教育,從學理上來看,它必須從家庭做起,父母帶頭有品德,孩子才會有品德。如果連古人都知道「小學終,至四書」,禮貌學好了才教《四書》,我們要怎麼反其道而行,沒有先教應對進退,就塞一堆植樹問題、排比、映襯……這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知識給孩子,而把最重要的做人的禮貌給忘了呢?

 

http://www.igotmail.com.tw/home/27106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0097_229502640509260_220056430_n  

會做人比腦袋好重要作者:洪蘭出處:web only

 

面試時翹二郎腿,離開時不推回座椅。現在年輕人抱怨進不了研究所、找不到工作,但誰願意和粗俗無禮的人共事?

最近去替一個研究所作甄試委員,因為這個領域現在很紅,所以報考的人很多。問了一整天,結束後,所長很過意不去,因為公家給的車馬費只有兩千元。她就自掏腰包請我們吃飯。

用餐時,大家談起剛甄試過的學生,都頻頻搖頭,因為現在的學生坐沒坐相。有的坐下來,腿就翹起來了,甚至叉開來成八字形。只有少數學生腿有併攏,而且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離開時,把椅子推回去。

所長很感慨地說,現在知識翻新得這麼快,兩年前的教科書已經沒有人用,五年前的就廢紙回收。科技日新月異,學生只要肯學,其實不必管他現在知識有多少,但人品不端,以後會令系所蒙羞。

 

席間有位教授說,他去某大學演講,回家後,一堆學生寫電子信來要投影片。原來,該課要寫報告。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直接跟老師要投影片。有學生還特別註明「請務必回」,讓他哭笑不得。

話匣子一打開,每個人都有類似經驗,最普遍的就是「不具名」。也就是說,向老師請益,卻不告訴老師你是誰。這種信只好直接退回,因為我們不處理匿名信。

 

所長的先生說,他公司招考員工時,他一時興起,走進去看他的人事主任如何篩選新人。只見主任很客氣跟考生遞名片,那考生轉身看到他,便把手伸出來,大剌剌地問,「那你的呢?」

他吃了一驚,不能相信有人這麼魯莽。他說,在別人的地盤,人生地不熟,不可以擺出高姿態。看到陌生人,一定先探別人的底,不可先假設別人地位低。

他雖然是開玩笑地講,但是意思很明顯:你們大學教了什麼?怎麼教出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學生來?

其實不只學生,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出了問題。很多人把無禮當作性格,把邋遢當作時尚。其實,不注意衣著,蓬頭垢面,不修邊幅,不是豪邁,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粗俗也不是率直,是沒有品味。

一些描寫性器官的話,不可在廟堂上講。它不代表草根性,它只反映出沒教養。前警察大學的教務長黃富源說得好,率直是良好的品質,禮貌是永遠不變的價值。

直來直往、不做作,很好,但是必須有禮貌,不然就是粗魯。

我們從小被教導,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當大家都守規矩,社會自然安定和睦。

現在新聞娛樂化,天天大幅報導藝人結婚、外遇緋聞,讓孩子誤以為這就是人生,行為就該這樣。

又因為這些無營養新聞,嚴重壓縮國際新聞和一些重要民生經濟議題,使學生沒有視野、無法判斷是非。念了很多書,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人家什麼樣的觀感。

當他們抱怨找不到工作時,能怪誰呢?誰願意和粗俗無禮又自大的人共事呢?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切莫等閒視之。

 

有才無德是毒品

最近報上有個大學教授投書說,他從前在香港教過的學生來到紐約,在他家住了一晚,這學生是香港的怡和洋行送出來進修的,一周費用美金五千元,還不包括機票。學生跟他說他回香港後,就要跳槽到別家公司去,跳了薪水才會高。果然連環跳後,現在他已是某大企業的總經理了。

 

這位教授因此下結論說,人要常換工作才能爬得高,他相信怡和洋行老闆一定對這個學生很生氣,但是「年輕人不能為私情而不往前奔馳」。他勸年輕人不要因「感情、忠誠而耽誤自己前途」。他說嚴凱泰先生在接受交大榮譽博士時,勸告學生不要常換工作的話,在今天工商的世界中是太「農村」了

我看了很驚訝,這不是「農村」的問題,而是「厚道」的問題。一個年輕人如果位子都沒有坐熱就換工作,會給人好高騖遠,沒有定性的感覺。如果一個人一年換十二個工作,你敢用他嗎?尤其接受了公司的栽培後,馬上跳槽是不厚道的。

 

沒有公司願意作別人的人才培訓班,將心比心,老師不應該鼓勵學生享受完利益後,拍拍屁股走路。這不叫為「私情」,這叫自私自利、忘恩負義。不論是什麼樣的先進科技社會,只要是人的社會,「忠誠、正直、公平、正義」還是核心的價值觀。作生意,誠信為上,人性之美在於「誠」,人性之貴在於「信」。

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潘健成先生有個「兩個饅頭」的理論,他說:「當你快餓死時,人家給你兩個饅頭,你吃飽了才有力氣去找工作,才活了下來。十年後,你發財了,你說你還他兩個饅頭,外加一個饅頭的利息,用三顆饅頭還掉這個債,像話嗎?」他說恩典不是這樣還的。

好個恩典不是這樣還的。我們要告訴孩子,珍惜你的工作,感恩給你第一個工作的人。因為當你什麼經驗都沒有時,他願意僱用你,讓你在職訓練、栽培你,他是你的伯樂,你要感激他。

 

換工作不是不可以,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剛受完訓回來就立刻跳槽,甚至帶舊客戶的名單,帶槍投靠是非常不厚道的。

新僱主只要想一想,你會因為他的薪水高,背叛原來的老闆來投靠他,難道你以後不會因為別人的薪水更高而背叛他嗎?

司馬光說: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皆才有餘而德不足。除非人類的品德能跟得上文明的腳步,不然文明越進步,人類越不快樂。我們實在不願意看到年輕人比現在更勢利。

有句話說得好: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多麼可怕,它毀家傷人,作老師的怎麼還可以鼓吹學生做毒品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85175_422565511196391_1532240751_n  

 

小紅

《心蓮故事》

 

◎撰文/許禮安(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暨心蓮病房主治醫師)

 

小紅不斷地按叫人鈴,

不管是和她約法三章,

或是對她軟硬兼施,

通通不管用……

 

中午時分,我提著一袋空便當盒和護士智容一起去餐廳拿心蓮家族的午餐

。自三樓下樓梯,我習慣一步跨兩階。智容說小心跌倒呈卡通大字型,會

很難看。我說那我要假裝昏迷,讓智容幫我急救。

 

智容笑著,要我再說一次之前在心蓮病房開玩笑的話:如果我住院會如何

要求護士照顧我?我說:「我會一直拉叫人鈴,然後喊護士的名字,叫著

:『我要喝水,幫我裝水;我要看電視,幫我轉台;我要……』」智容說

,要把我放在護理站對面的2356病房,方便隨時監控。

 

傷口

 

這段對話令我們想起小紅……

 

小紅三十三歲,是會陰癌末期病患,沒有任何家屬,三月初由台中某醫院

自己搭火車轉診到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六月四日在院內往生。她立下遺囑

,遺體捐作病理解剖,遺產分別捐贈各公益團體,後事則全權交由慈濟處

理。在她生命的最後三個月,我們努力要認識她、照顧她,而她也給了心

蓮家族最嚴苛的磨鍊與考驗。

 

小紅的傷口對我們就是一大考驗。

 

會陰癌的復發與侵犯使她的下體血肉模糊,陰部肛門臀部爛可見骨,也分

不清尿與便從何處出來,腐敗的異味令人掩鼻也沒用。

 

換藥是個大工程,偏偏她每次一尿尿就得換藥敷料。我們找了傷口專科護

理師、用了抽風機與空氣清淨機、轉到單人房,加上芳香療法及許多正統

或另類的去味方法,讓她稍有人味。

 

不幸地是,之後為了解決排便問題,小紅作了腸造口手術,卻因營養不良

,癒合效果不佳;而原本的癌症傷口也愈來愈大,終至不可收拾。

 

小紅的過去,一件件逐漸被我們了解──

 

小紅有個親姊姊,卻已經斷絕往來多年……

 

小紅過去從事特種行業,住院期間為了了結她的心事,我們請志工陪她回

台中找她的「媽媽」……

 

或許是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在身邊,小紅記得我們所有工作人員的名字,

甚至記得每一班護士的名字。

 

她會呼喊她信任或討厭的護士,在她們有空或是最忙的時候。她用各種面

貌對待不同的工作人員,有時像小孩一樣單純,有時卻很有城府與心機,

甚至可以說是很狡詐。

 

 

小紅還會不斷地按叫人鈴。

 

她說要喝水,但是她明明可以自己用吸管喝;她說要裝水,但是桌上的杯

子裏還有水;她要看電視,我們已經給她遙控器;她要我們幫她轉台,即

使她有力氣自己按遙控。

 

令護士不勝其煩、不堪其擾的是──一分鐘前才從她房間出來,她又按鈴

了,不管是和她約法三章、談好條件、約好時間、軟硬兼施、恩威並濟,

通通不管用。

 

有段時間,小紅變得躁動不安,不斷地要上下床。扶她下床坐輪椅不到五

分鐘,又要上床;在床上躺不到十分鐘,又想下床。就像一句閩南語說的

:「無一時得定」。

 

小紅的身材相對於我們大部分的護士而言是高壯的,扶她上下床讓護士「

身負重任」,不斷回應她的按鈴令護士身心俱疲。更糟的是,我們發現小

紅會假裝跌在地上然後大叫,讓大家去扶她、抱她起來。

 

心蓮家族在個案討論中,為了如何照顧小紅,不斷地檢討與爭論。智容也

曾經為了不知如何才能滿足小紅的需求,整夜地思索,睜著惺忪的睡眼,

坐在小紅身邊,對著她哭了起來。我們不斷地反省,卻敵不過小紅給我們

的磨鍊。

 

從小紅口中,我們知道她在台中住院時所受的待遇:被隔離在最遙遠的病

房、傷口很少換藥、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那麼住進心蓮病房,應該有如上

了天堂,為什麼她還不滿足?這一直是我們最大的疑惑。

 

心蓮家族讀書會的指導老師余德慧說:「小紅的過去已成歷史,和我們沒

有任何交集,現在我們才要開始和小紅一起迎接她的新生。」的確,我們

把小紅當朋友,但是她真的是一個難纏而且無法捉摸的朋友。她的過去,

我們知道得不多,但是她的現在卻依然是個謎。

 

明白

 

照顧小紅的過程不時地回到我們心中,慢慢沈澱出一些莫名的情愫。這天

如往常輪流拿便當,讓其他人可以多些時間留在心蓮病房照顧病人。當智

容回病房,我去搭交通車前往東華大學的健康中心看診時,在車上我想起

一件事,也許是小紅教我們,但直到這天我才知道的事。

 

小紅當時的躁動不安,不斷地要上下床,我們以為她是身體不舒服才會坐

立不安,偶爾我有空也會扶小紅上下床,她總是很放心地把全身的重量交

給我。現在想起來,這或許是她的另一種需求:擁抱!

 

以小紅過去生張熟魏的皮肉生涯,所有的身體接觸都是有所求的,只有肉

體欲望的追求,缺乏心靈情感的交流。因此她要的是如親人朋友般無所求

的擁抱與真心的付出,心蓮家族包括醫師、護士、社工、志工都是小紅的

朋友,我們的陪伴與照顧給了她這樣的感覺,我們的動作給了她這樣的滿

足,或許她想一口氣在她最後的三個月補足這三十三年來生命中的欠缺。

 

我想:將來如果我住院,我也要用這一招:我要下來坐,我要上床去,抱

我!

 

http://enquarterly.tzuchiculture.org.tw/monthly/384/384c9-2.htm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85175_422565511196391_1532240751_n  

洪蘭:習慣決定機會 品格決定命運

2014-05-14 天下雜誌 547期

團隊的時代,品德和習慣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學識和能力。才智天生,但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不只影響觀感,更決定升遷。

我請在美商任人力資源部經理的朋友,來跟我的學生講求職策略和面試應注意的細節。她一上台,就在黑板上寫下「習慣」兩字,然後說,「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會影響你的升遷。」

學生聽了都很驚訝,因為他們從小被灌輸學歷和能力很重要,從來沒有人強調習慣也重要。

她舉例說明:辦公室是個小型社會,你的工作習慣,包括說話的態度、坐的儀態、處事的涵養,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間接影響你的升遷。

又因為辦公室空間不大,所以衛生習慣特別重要。絕對不可當眾剔牙、摳鼻、梳頭(因為梳頭時,頭皮屑會飛起來不衛生,所以應該去廁所梳)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有人喜歡在喝茶時,先在嘴裡咕嚕咕嚕漱一下,再吞下去,那也是很令人不舒服的。

她說,曾經有位很有能力的課長,老闆有意調升他。一次宴請重要外賓後,課長在電梯內,用牙線剔牙,外賓嚇得直往後躲,生怕被他剔出來的殘渣噴到。老闆眉頭一皺,他就升不成了。

所以,衣冠不整不是名仕派,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說話不可口沫橫飛,更不可講得太興奮,用手指去戳別人。打呵欠要用手蓋住嘴巴,不可讓別人看到你的大牙。與人說話時,要保持一臂之距,不可貼著人說話,更不可咄咄逼人。

學生聽了都嚇一跳,反省起來,好像自己也有很多壞習慣。一個學生問:那麼該怎麼辦?       12030_10151479680748933_591535668_n  

這是好問題,習慣是你建立的,你當然可以改,孟子說,「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不過,要花很多力氣,因為習慣是個不自覺的行為。「不自覺」就表示,已經不動用到大腦什麼資源,可能連意識的門檻都沒過,所以改掉壞習慣需毅力,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再做。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0  

 

把握第二輩子 殷勤薰法香

E-mail 列印
 
Next

大病一場後,江俊廷醫師更懂得把握「第二輩子」,也不吝於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作為借鏡幫助他人。圖為他與醫療志工分享罹癌歷程,鼓勵大家用正念生活。(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當過病人,才知道以前自己有多惡劣。很想告訴醫療同業,真的要「尊重生命」。當自己面臨生死那一關,連看到海產店的魚,都讓我聯想到自己的命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心裡好惶恐。

體悟無常先到 還是明天先到

2012年6月5日,我抽完了人生最後一根菸,因為當天稍晚被診斷出口腔癌末期,嚇到馬上戒了。像我這種腮腺扁平上皮細胞癌的案例並不多見,全世界報告就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不好,另一種是更不好。以前聽到「無常」,心裡覺得「無常」就是「沒有常常」,表示不會常常來,所以不用理會它;等到自己遇上了,才發現無常根本就是「常常」,診斷結果是,我的命只有三到六個月。

被宣判後,一開始自覺很理性,寫好了遺囑後,就跟爸爸說:「治療好像沒有什麼效果,是不是乾脆就不要治療,不要浪費醫療資源了?」爸爸卻說:「這場仗一定要打完,打完我們都沒有遺憾。」想一想,其實為人子的我,能做的事已經不多了,要打就打吧!

而在治療期間,面對身體狀況的改變,讓我體會到一件重要的事——輪迴不必等下一世,當下正是果報。記得剛開始,我的右眼不會動只能直視,雖然看得清楚但卻有兩個影子,複視得很厲害,心裡很沒安全感。

我的醫師立刻安排了三次化療,每次打三種不同的藥。6月18日打了第一劑化療,感覺是這生這世,餓鬼畜生與地獄三惡道全都去過了。第一次打完療劑頭髮就掉完,而化療還導致神經感覺異常。七、八月盛夏,全家都穿短袖吹冷氣,我卻穿著棉襖,蓋了棉被睡覺還是從骨頭裡冷出來,又覺得像是螞蟻在身上爬。

如同「寒冰地獄」 走一遭

對照以前學過的課本內容,原來這就是神經毒性的影響!而我如經歷了《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所描述的「寒冰地獄」。三次化療結束後,緊接著做卅六次的電療,也就是放射線治療。放射線治療後,一周不能吃東西,食物一進嘴就痛,連常溫開水喝下去都覺得痛;味覺也全部改變,豆腐不像豆腐,讓我體驗到完全沒經驗過的味道。

臺中慈濟醫院江俊廷醫師生病前就常參加義診與社區關懷的行動,圖為他前往豐原社區居家關懷,仔細詢問為牛皮癬所苦的周先生病況。(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以前讀醫學院時,有聽過老師講,放、化療完之後,病人的味覺會改變;很懺悔當時的我不了解,還以為是病人「假死」,嘴巴好好的還不認真吃!

但自己經歷過療程,發現味覺真的會改變,讓人沒有食欲,從此就開始瘦下來,而且是從四肢瘦起,肚子卻還大大的,現出了「餓鬼相」。但為了活下去,我只好接受了這樣的自己,也為了活下去而努力進食。電療後一個月總算能正常吃粥。

到了不能行動時,我又體會了一遍「畜生道」。雖然怕轉移,但因為能做的治療已全部治療完了,只能跟著爸爸,用心喘每一口氣回家。

父母恩重難報 把握陪伴時間

以前聽證嚴上人、志工們說「父母是菩薩」,我根本當成耳邊風,就算住在臺中,也沒有常常回家看他們。生病後才發現,這輩子的缺憾,就是離家住外面,沒認真陪爸媽。看著爸媽因為我生病而擔心害怕,怕得都老了,我無論如何都想回家,想把握時間,盡為人子的責任。

現在身體好多了,第一個要感恩的人就是爸爸。我四十二歲,但爸爸已經七十歲。為了方便治療,有一陣子,我住在臺北弟弟家,爸爸來陪我,晚上就是爸爸睡在旁邊照顧我,讓我覺得很漏氣、很丟臉。

其實,電療到最後一個星期,我已經完全吃不下,體重更輕、快撐不下去了。我告訴爸爸,萬一撐不住倒了下去,就不要救我,因為我的病可能好不了了......。爸爸只告訴我:「媽媽在家裡等你,我來臺北就是要帶你回去,你認真呼吸跟我回去!」

爸爸的話如一針強心劑,讓我撐起意志力,「好,我一定跟你回去!」從前的我什麼都不懂,還會抱怨媽媽煮的菜,現在只要是媽媽煮的,我都一定吃下去。我只想請求爸爸戒菸,希望爸爸能活到一百二十歲。

認真在當下 分秒精進

以前總是胡思亂想,煩惱一堆,常氣這個、氣那個,走過一次生死,知道很多東西帶不走也不要計較。治療過程中,讀《地藏菩薩本願經》跟《阿彌陀經》,各讀一本讀三十次還沒死,於是又讀《藥師經》三十次,接著換《金剛經》,現在正在讀《無量義經》,《法華經》也在讀,好感動。每天早上五點半、晚上九點,網路與大愛臺都有播出《靜思晨語》,讀經聞法,讓我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勇敢面對自己。

現在每天一早醒來,江俊廷會先謝謝佛菩薩又他多了一天學習懺悔的時間與空間,也請他們再加持指導,這樣每天起床都好高興,把握生命就在呼吸間。(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生病之後,很容易掉淚,發現以前自己像是木石,沒有感情,現在連蚊子都捨不得打,因為由佛法中理解萬物無貴賤,每個生命都很高級。這樣的心情很舒服,感覺人生很豐富,每分鐘都更圓滿。我這場治療不比別人特別,化、電療也沒有比別人少,但多了許多許多慈濟人的祝福。這條路走過,還多了一個跟化療、電療病人溝通的能力。

雖然希望剩下的時間能多一點,但還是要看因緣果報,現在的每一分鐘都是多出來的。如今終於理解證嚴上人為什麼做得多、說得少,正是用「身教」在指導弟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以前不懂「八正道」是什麼意思,現在感受當下自己的每個呼吸,真正體會到活著真好,有了「正念」,也慢慢體悟到八正道的真諦,學會「正念生活」。

本來一百零八公斤的我,如今瘦了三十公斤,恢復到高中三年級時的七十七公斤。「熊貓眼」也和以前不太一樣,還好視力也恢復了。現在等於是我的第二輩子,因為後面這段時間還有多久不知道,所以生活作息三餐睡覺,每分鐘都要把握好。以前一心多用,一天下來很累卻不知道做了什麼,飯盒五分鐘狼吞虎嚥;現在認真吃、認真呼吸,天天都充實,把握每分鐘。

現在每天一早醒來,我會先謝謝佛菩薩又給我一天學習懺悔的時間與空間,也請他們再加持指導,這樣每天起床都好高興,把握生命就在呼吸間。

(文:江俊廷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本文摘自:《人醫心傳》2014年3月號)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31467_668138703235592_2423124346116817930_n  

 

【教育】——生命的光點

 

◇資料來源:《禪門第一課》《親子快樂禪》《安身禪》《歡喜看生死》

 

 

許多成年人總是生活在「理所當然」的世界裡,忘了自己是一無所知地誕生。因此,聖嚴法師曾經分享一個童年故事,並且建議我們將它視為修行的入口:

有一天,我看見一條水蛇追著一隻青蛙,當蛇快要追到青蛙時,青蛙突然轉過頭來面對蛇。奇怪的是,這隻青蛙好像把自己獻給蛇吃,那景象十分難忘……我很納悶,青蛙最後會怎麼樣呢?如果我是那隻青蛙,那我現在會在哪裡呢?

將心比心,是珍貴的心智資產,與好奇心結合,即是右腦主導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引擎;理解力、自制力、包容力的涵養,則是健全自我概念,以及理性、感性均衡發展的基礎建設。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父母師長的影子,所有主觀、客觀的生命經驗,也在我們的內心,留下或強或弱的社會集體印記。如果家庭和學校教育,只關注升學、就業課題,或者習慣談論食衣住行與娛樂資訊,那麼人與人的交流,便局限在生理及安全需求的層次,愛與歸屬、自尊與自信、自我實現等精神層面,並沒有被悉心照料。

成熟的個體,必須具備獨立思考、解讀是非善惡的能力。錯誤行為不等於邪惡本性,無法消化共業與別業的固執情緒及立場,才會變質成折磨自他的心靈毒素。

宗教教育的美好,在於確立過去、現在、未來一體的人生觀與宇宙觀。當我們認知的「我」,有出生之前的根源,也有死亡之後的去向,對於當下的存在,便有安定感、清澈度及行動力。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生生世世,滿懷希望地走回生命的原點——自己的初發心。

 

延伸閱讀:【慧命】——穿透故事之鏡

 

◇資料來源:《蜘蛛之絲》《跨越自尊陷阱》《愛的花園》《讀經50問》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

      

日本文學作品《蜘蛛之絲》,巧妙借用惠能大師「命似懸絲」的譬喻,融合佛教的無常觀與淨土觀,以人性角度寫出「娑婆」與「極樂」的虛擬對話。

無惡不作的大盜犍陀多行走在森林裡,眼前出現一隻蜘蛛,正要一腳踩扁時忽然意識到:小蜘蛛也是性命,於是留了一條生路。死後犍陀多直墮地獄,在血海中苦苦掙扎,當他瞥見一縷銀絲從天而降,立刻抓住,不顧一切地向上攀登,直到筋疲力竭才停在半空中休息。

犍陀多大聲歡呼:我得救了!說不定還可到達極樂世界呢!回頭一看,無數的罪人也拚命向上爬,他又急又氣地喝斥:快滾下去!這根絲是我的!誰允許你們使用……原本堅韌的細絲就斷了,犍陀多再次跌落黑暗的深淵。

生命故事,是反觀自我的媒介。我們常常心煩意亂,卻不一定知道壓力與情緒的觸發點,是因為當下的事件,還是潛藏的童年陰影及負面經驗同時爆炸了。一般人認定的偶發狀況,若能深入覺察過去與現在交織的生活脈絡,便能漸漸體會:凡是存在都是因緣和合的必然現象。

如果成長階段的依附關係缺乏愛與信任,未來的人際互動,可能不斷陷入懷疑、焦慮、敵意、討好等灰色地帶。當內省智能(Introspection Intelligence)開啟,隨著人生格局的寬廣,成年的自己就能淨化內在小孩的無助、憤怒與悲傷。

猶如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獨自面對一波波幻相考驗:以渴愛、憎惡、貪欲為名的三位美女及魔軍壓境,代表輪迴心的誘惑與恐懼,迫使凡夫「放棄自我」是魔王波旬最厲害的武器,「放下自我」則是佛陀示現的自我完成與圓滿寂滅。

http://www.ddc.com.tw/reading/2014/issue/20140619.htm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文∕洪蘭1959832_613488315367125_2005670451_n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捲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1901984_672623976109415_154272493_n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佔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

 

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1797954_10152307014783933_1904587872_n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

 

 

 

多灑香水,少潑冷水!

文/戴晨志1981822_718691121504589_647015092_n  

 

 

有一日本人說,他曾在公車上看到真實的一幕—一老先生,上了一輛公車;公車上並沒有空位,一年輕人見狀,就起身讓位給老先生,並善意地說:「請坐!」可是,那位老先生竟斷然拒絕,而且對年輕人說:「不用了,我有那麼老嗎?你別瞧不起我!」

 

老先生堅持不願坐下,讓位的年輕人也一臉尷尬、沮喪,一直站著;而周圍的人,也頗不諒解這老人,嘀咕他為什麼要嚴拒別人對他的善意?

 

其實,「人生就是善意的借貸」,當我們稱讚對方、或幫助對方,而對方也高興地接受,則這「借貸」就促使雙方感情更加融洽。假若,我們用情緒性的字眼批評別人、或嚴厲拒絕他人好意,則這「借貸」,就會變成「坑人、要命的高利貸」,也會使雙方關係惡化、破裂!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情緒失控,而用「情緒性字眼」來責備別人;可是,情緒性的用詞,往往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使別人被貼上「負面標籤」,而生氣、憤怒不已!1899982_10203311404971018_82792107_n  

 

就語意學角度而言,「敗家子」、「花痴」、「無恥」,都不是「說明性含義」的中性字眼,而是「影響性含義」極強的負面怒詞。這些怒詞,夾雜著個人內心中的「憤怒情緒」,也是極負面的「價值判斷」,而把別人的人格,貶得一文不值!

 

其實,情緒性的字眼,我們常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例如,「你是豬啊」、「笨蛋」、「卑鄙無恥」、「你變態」、「你丟不丟臉啊」、「你真是白癡耶」、「沒家教」!也有些氣急敗壞的父母對子女說:「不孝子,真希望當初沒生你!」、「你去死啦,我沒有你這種孩子!」

 

也有弟弟對姊姊說:「拜託,妳真是笨手笨腳耶,煮這什麼菜嘛?誰娶了妳,誰就倒楣!」也有男友對女友說:「妳燙這什麼頭髮?怎麼像被火燒到一樣,有夠醜的!」唉!1798684_614271325288824_775610347_n  

 

這些話真是刺傷人啊!

 

溝通小箴言

 

有些人決心學習幽默,所以告訴自己—「今天出門,我一定要心情開朗地講三個笑話給別人聽,絕不能講話帶刺!」

 

相同地,我們每天要出門時,也可以對自己說—「今天,我一定要學凱蒂貓,不要有多言惹禍的嘴巴;我一定要對三個人說讚美、鼓勵的好話!」

 

讚美與鼓勵,是一劑良藥,能使人改過自新、一心向善。因為,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就是渴望「被讚美」啊!

 

只要「多灑香水、少潑冷水、少吐苦水」、「多給對方關懷、支持」,就一定會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摘自http://chung-kuan.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375:2010-11-05-15-09-05&catid=83:163&Itemid=160

 

 

社會智能一書的推薦序中--- 洪蘭提到

 

 

社會智能一書的推薦序中---   洪蘭提到

 

 

 

     我先生(曾志朗)剛接陽明大學校長時,他行事低調,不愛穿西裝打領帶,所以學生

 

不大認得她。1185175_422565511196391_1532240751_n  

 

  

     有一天我們要去實驗室,通往實驗室的路上停了一部車,擋住車道,我先生就下

 

車,去男生宿舍找車主出來移車子,結果一個男生抱了一床棉被怒氣沖沖下樓來,嘴裡罵

 

著三字經,我聽了不由得火大,擋人路還敢大聲罵人,真沒道理!正要出來跟他理論時,

 

但見我先生跟他一鞠躬說:「對不起,學生沒禮貌,是我做校長的沒把你教好。」

 

 

     學生聽了愣了一下,面紅耳赤的把車子開走了。1486735_580054278710529_481207913_n  

 

 

曾志朗先生的修養和「社會智能」實在讓人歡喜讚嘆,也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有這麼優秀

 

的「社會智能」,必能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PqIzOXhXii6poR5r5Iu7dQ  

http://blog.roodo.com/fsvr/archives/26082426.html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8937_536017533095583_1776607229_n  

 

生死的智慧:

柯文哲 (Wen-je Ko) at TEDxTaipei 2013

源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0zhdMwD2Z8

 

 

[台大醫訊] 柯文哲:我的醫學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oNBXZAOUd4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46111_709002695799345_712526907_n  
  

【會做人比腦袋好重要】

 

作者:洪蘭

: needs RADIO

 

 面試時翹二郎腿,離開時不推回座椅。現在年輕人抱怨進不了研究所、找不到工作,但誰願意和粗俗無禮的人共事?最近去替一個研究所作甄試委員,因為這個領域現在很紅,所以報考的人很多。問了一整天,結束後,所長很過意不去,因為公家給的車馬費只有兩千元。她就自掏腰包請我們吃飯。

 

用餐時,大家談起剛甄試過的學生,都頻頻搖頭,因為現在的學生坐 沒坐相。有的坐下來,腿就翹起來了,甚至叉開來成八字形。只有少數學生腿有併攏,而且只有極少數的學生離開時,把椅子推回去。45555_550882221609114_70664372_n  

 

 所長很感慨地說,現在知識翻新得這麼快,兩年前的教科書已經沒有 人用,五年前的就廢紙回收。科技日新月異,學生只要肯學,其實不必管他現在知識有多少,但人品不端,以後會令系所蒙羞。

         321435_490445027660645_2138947329_n   

 席間有位教授說,他去某大學演講,回家後,一堆學生寫電子信來要投影片。原來,該課要寫報告。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直接跟老師要投影片。有學生還特別註明「請務必回」,讓他哭笑不得。

 

 話匣子一打開,每個人都有類似經驗,最普遍的就是「不具名」。也就是說,向老師請益,卻不告訴老師你是誰。這種信只好直接退回,因 我們不處理匿名信。所長的先生說,他公司招考員工時,他一時興起 ,走進去看他的人事主任如何篩選新人。只見主任很客氣跟考生遞名片,那考生轉身看到他,便把手伸出來,大剌剌地問,「那你的呢?」

 

 他吃了一驚,不能相信有人這麼魯莽。他說,在別人的地盤,人生地不熟,不可以擺出高姿態。看到陌生人,一定先探別人的底,不可先假設別人地位低。

                                                                     030  

 

 他雖然是開玩笑地講,但是意思很明顯:你們大學教了什麼?怎麼教出 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的學生來?其實不只學生,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出了問題。很多人把無禮當作性格,把邋遢當作時尚。其實,不注意衣著,蓬頭垢面,不修邊幅,不是豪邁,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粗俗也不是率直,是沒有品味。

 

 一些描寫性器官的話,不可在廟堂上講。它不代表草根性,它只反映出沒教養。前警察大學的教務長黃富源說得好,率直是良好的品質,禮貌是永 遠不變的價值。直來直往、不做作,很好,但是必須有禮貌,不然就是粗魯。冷漠也是一種更大的粗魯。

 

 我們從小被教導,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當大家都守規矩,社會自然安定和睦。現在新聞娛樂化,天天大幅報導藝人結婚、外遇、緋聞,讓孩子誤以為這就是人生,行為就該這樣。

182175_557030180992627_1736484409_n  

 

 又因為這些無營養新聞,嚴重壓縮國際新聞和一些重要民生經濟議題,使學生沒有視野、無法判斷是非。念了很多書,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人家什 麼樣的觀感。當他們抱怨找不到工作時,能怪誰呢?誰願意和粗俗無禮又自大的人共事呢?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切莫等閒視之。有才無德是毒品

 

 最近報上有個大學教授投書說,他從前在香港教過的學生來到紐約,在他家住了 一晚,這學生是香港的怡和洋行送出來進修的,一週費用美金五千元,還不包括機票。

 

 學生跟他說他回香港後,就要跳槽到別家公司去,跳了薪水才會高。果然連環跳後,現在他已是某大企業的總經理了。

 

 這位教授因此下結論說,人要常換工作才能爬得高,他相信怡和洋行老闆一定對這個學生很生氣,但是「年輕人不能為私情而不往前奔馳」。他勸年輕人不要因「感情、忠誠而耽誤自己前途」。他說嚴凱泰先生在接受交大榮譽博士時,勸告學生不要常換工作的話,在今天工商的世界中是太「農村」了。

                   _NkDuSoemrE8T4_rIucuDw  

 

 我看了很驚訝,這不是「農村」的問題,而是「厚道」的問題。一個年輕人如果位 子都沒有坐熱就換工作,會給人好高騖遠,沒有定性的感覺。如果一個人一年換十二個工作,你敢用他嗎?尤其接受了公司的栽培後,馬上跳槽是不厚道的。

 

 沒有公司願意作別人的人才培訓班,將心比心,老師不應該鼓勵學生享受完利益後,拍拍屁股走路。這不叫為「私情」,這叫自私自利、忘恩負義。不論是什麼樣的進科技社會,只要是人的社會,「忠誠、正直、公平、正義」還是核心的價值觀。作生意,誠信為上,人性之美在於「誠」,人性之貴在於「信」。 255386_482675898412034_1218803733_n  

 

 群聯電子公司董事長潘健成先生有個「兩個饅頭」的理論,他說:「當你快餓死時,人家給你兩個饅頭,你吃飽了才有力氣去找工作,才活了下來。十年後,你發財了,你說你還他兩個饅頭,外加一個饅頭的利息,用三顆饅頭還掉這個債,像話嗎?」他說恩典不是這樣還的。

 

 好個恩典不是這樣還的。1185175_422565511196391_1532240751_n  

 

 我們要告訴孩子,珍惜你的工作,感恩給你第一個工作的人。因為當你什麼經驗都 沒有時,他願意僱用你,讓你在職訓練、栽培你,他是你的伯樂,你要感激他。 252621_515587835152898_146318953_n  

 

 換工作不是不可以,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而且在同一個工作做久了會沒有挑戰性,但是剛受完訓回來就立刻跳槽,甚至帶舊客戶的名單,帶槍投靠是非常不厚道的。

 

 新僱主只要想一想,你會因為他的薪水高,背叛原來的老闆來投靠他,難道你以後不會因為別人的薪水更高而背叛他嗎? 74062_10151381349158799_947378406_n

 

 司馬光說: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皆才有餘而德不足。除非人類的品德能跟得上文明的腳步,不然文明越進步,人類 越不快樂。我們實在不願意看到年輕人比現在更勢利。

 

 有句話說得好: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多麼可怕,它毀家傷人,作老師的怎麼還可以鼓吹學生做毒品呢? 230553_383289395074487_129585213_n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6782_448559675208093_531200161_n                            

       老年心理特質與照護.

..

為老人家開一扇生命的窗

 

◎沈政男(老年精神科醫師)

摘自: https://www.facebook.com/gepsy.tw

 

昨天我為台中市的物理治療師們演講「老年心理特質與照護」,內容如下。

 

相對於兒童與成人的心理發展,到目前為止,學界還沒有形成一套還算可以的老化的心理學理論。身體器官與機能的老化、視力聽力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的衰退,儀器測量便有數據,橫軸當年紀、縱軸為數據,座標一畫就是一條下彎曲線,但心理功能難以捉摸許多,不好定量。另外一個原因是人口老化、重視老年乃醫療發達、社會進步以後晚近的事,研究的相對投入不如其他年齡層。當然還有老化的成見因素,反正人老了就是風燭殘年,視茫茫髮蒼蒼,體力腦力衰退,生活孤單情緒落寞社交退縮,有什麼好說?       DSC00609.JPG    

 

其實這些是老化的刻板印象。人的身體老化,甚至腦筋老化以後,心理未必同步老化。看待心理老化的第一重點,就是心理老化與生理老化的速度,並不相等甚至腦部的老化與心理的老化都會有落差。這不是天真的唯心論,說人的心理功能可以憑空運作,而是腦部雖然隨著年紀逐漸萎縮,但腦細胞的連結、腦部區域之間的合作、腦功能的執行架構,也會隨著年紀改變,有可能做更有效的運用。

 

這就是智慧。智慧很難用神經科學或心理學的語彙來定義,但就是一種用更寬更深的視角來看待世界、用更周延更彈性的思考來處理未來,以及用更柔軟更包容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綜合能力。

 

身老腦老,心可不老。老年是夕陽沒錯,卻是一顆碩大的黃金夕陽、未曾有過的人生美景。醫療人員的責任,就是協助生病的老人家,減少身心疾病帶來的限制,讓老人家健康快樂有尊嚴地迎向人生的黃金夕陽。 

                         
1385841258-1446280945_m

老人家的心理特質,可分為認知與情緒兩部分來講。在認知功能方面,人老了當然學習能力不比年輕,記性差一點、注意力較弱,但抽象思考邏輯推理整合計畫能力,並不會有太大衰退,至少在應付日常生活、學習新事物上,沒有大礙。在情緒方面,一般成見裡,總認為人老了家裡空巢親友逝去,老人家難免孤單落寞,負面情緒多,其實老人家平均來講,對生活的滿意度比中年人,甚至年輕人還高。人老了,物慾要求減少,衝動降低,對自己的認識增加,加上人情世故懂得多,這些都有助於心靈的閒適平靜。

 

當然,這是指身心還算健康的老人家,如果是上醫院看病、需要復健的老人家,問題就比較多。物理治療師最常遇到的老年疾病,有中風、巴金森氏症、骨折、失智症、心臟病、三高慢性病等。這些疾病最常伴隨的心理反應是憂鬱,包括中風、巴金森氏症、心臟病、糖尿病等,都容易合併憂鬱情緒。老人家憂鬱沮喪,對什麼事情都提不勁,當然接受物理治療的意願也會降低,影響成效,照顧上應該鼓勵老人家述說內心的擔憂,給與傾聽、釐清、衛教,然後灌注大量希望,讓老人家看見美好的明天。0ghaSNBLWl12clBbknyAwQ.jpg  

 

老人家也容易有慮病傾向,把一點點病痛想成絕症,這裡抽血那裡照X光,檢查一切沒大礙,藥拿了也不吃,因為焦慮已經消退,但放心了兩天以後,擔憂再起,同樣戲碼重頭又來。慮病的老人家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檢查與治療,而是適度說明保證與安撫。

 

另外若遇到失智的老人家,他們聽不懂指令、不能配合操作,是常有的事,這時候應該多用動作引導,或者圖畫與影片說明,方便老人家理解。癱瘓坐輪椅或臥床的老人家,內心狀態經常被忽略,醫療人員應該想像:一個人二十四小時都躺在床上,該是怎樣的生活?

 

失去獨立性,行動不能自主,一切仰賴別人,而且百無聊賴,每天生活一成不變。幫這些老人家做復健的時候,如果能注意到老人家的感受、心理反應,給與同理支持,將是全人醫療的表現。

 

物理治療師接觸的老人家,大部分都已失去探索世界、開創生活的能力與體力,有時候一天當中,能夠與人密切互動、身體接觸的唯一機會,或許就是接受物理治療的時候了。好的物理治療師,能為失智失能老人家在床旁開一扇看向未來的窗,讓他們知道,窗外有藍天,天上有金色夕陽。1385842678-1517925137_m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