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化海嘯襲擊,台灣成為失智重災區



康健雜誌第153文/黃惠如



很多人都是愕然發現自己變老,台灣也是。





短短的14年內,台灣將三級跳,6年後將從老人比例超過7%的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進入老人比例14%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緊接著8年後,躍升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ing society),每五個台灣人就有一個是老人


台灣老得太快太猛。法國經歷115年、瑞典花了85年,老人人口從7%成長到14%,台灣只花了24年。





而失智症,這個道道地地的高齡化疾病,無論哪個社會,65歲以上的人約有10%的風險將會得到這個疾病,而戰後嬰兒潮(6080歲)將把失智症推向高峰,美國「對抗阿茲海默症(US against Alzheimer's)」創辦人弗拉登格柏(Trish
Vradenberg
)警告,部份亞洲國家人口下降、愈來愈多人依賴健康照護體系,恐將拖垮國家財政。





父親失智、身為失智症家屬的江宜樺也深覺,家中只要有一個老人出狀況,全家人第二代、第三代都會被綁住,遑論追求夢想,就連出國都變得奢侈,「這樣會影響國家生產力」。





失智大軍已經壓境,但到了台灣失智照顧現場,卻患寡又患不均,資源稀少又城鄉分配不均。





日照中心城鄉差距大





隱身在百貨公司後面的士林日間照顧中心,雖是混合型日照收托一般老人,但60位長輩裡卻有四分之三是失智,其中不乏重度失智,甚至還有老人家掛著鼻胃管依舊每日往返日照中心與住家。





不到10點,老人家已經陸陸續續到達。沒多久,日照中心各區輕快的音樂響起,運動時間開始,老人家跟著工作人員搖頭擺手。日照中心其實就是托老所,老人家像托兒所的小朋友一樣,家人上班前交通車送來,傍晚交通車送回家。





但日照中心的功能不只是托老所而已。士林日照中心統計,家屬發現長輩參加日照中心的一個月後,80%的人應對、記憶、肢體都有明顯改善;中風失智的長輩一個半月後加強了行走能力。中度以上失智長輩,建立了生活習慣,不再隨地便溺,也學會自己拿筷子吃飯。





士林日照中心其實走過一段長路。





一開始,工作人員缺乏失智照顧技巧,光是解決長輩隨地便溺、尖叫、妄想就疲於奔命,後來透過單位照顧(unit care),就像托兒所分班一樣,將情況類似的分在同一區,再加強活動技巧,讓長輩專注在活動裡,才有餘力解決個別問題。





前年,士林日照更導入個別化的照顧計劃,和家屬密集溝通,掌握長輩個性、脾氣、生命經驗,並從中了解家屬期待,照顧成效更好,長輩也喜歡來這裡上課。「還有長輩凌晨三、四點就起床穿好衣服等著要去上課,」士林老人服務中心副主任徐國強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