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遊戲與職能治療

        250097_229502640509260_220056430_n                                                                    

吳鴻順職能治療師 2013/08/14

摘自http://www.thop.org.tw/06/health_area_detail.php?id=16

    「來,我們來玩遊戲。」職能治療師在兒童治療室向一位自閉兒邀請著;「各位好,我們下個月要舉辦郊遊活動,你們要參加喔。」治療師趁著活動時間向精神病友宣導著;「阿伯,我們來丟沙包。」職能治療師在復健部門正在幫一位中風的伯伯安排著活動。

 

    這些話經常在復健室進行職能治療時出現,或許大家都有一個很大的疑問,職能治療師看來都像是在和病友們「玩遊戲」,真的是在做治療嗎?在復健的過程中,玩就可以治療了嗎?

 

    「職能治療」是一門介於醫療及藝術之間的科學。一般來說,職能治療關心人類所有的生活,包括自我照顧、工作(遊戲)、休閒等三大領域的角色及功能,經由職能治療的介入能協助人們發展出生活的平衡。人們因為疾病,可能會因而失去原有的角色或功能,治療師協助他們透過學習或以代償的方式,重新獲得。職能治療會利用各種不同的日常活動,並經過活動分析、活動統整的過程。

 

現在以三個不同領域的職能治療活動做說明:

 

(1)在生理疾病方面,職能治療師利用活動分析的觀念替他們安排適當的活動,並在評估結果的基礎上配合著「活動分析」,不斷地修正所安排的活動,例如:一般診所中常看到中風的伯伯在丟沙包,雖然他總是抱怨著說這像是小孩的玩意兒,年輕時早玩過了,現在老了又玩這東西,經過職能治療師解釋,「丟沙包」是用來訓練動態站立平衡的活動,老伯始終都能慢慢接受,且更認真地配合起來。

 

(2)在心理疾病方面,精神科職能治療師能運用的活動非常豐富,讓不同失能程度的精神病患參與,例如烹飪活動,功能好、注意力佳、金錢處理及計劃能力佳的個案就被安排在社區購買材料及金錢之計算;功能次之的個案可能安排在需要工具完成,步驟較簡單的工作,例如炒菜、切菜等;功能較退化,但參與度尚可的個案就可被安排在更容易完成或耗體力的步驟上,例如清洗配菜、碗盤,遞送食材等。這樣的安作,就能滿足不同病友的需求,以達到治療的目標。      

 

(3)在兒童復健方面,例如,現在坊間相當流行的感覺統合,職能治療師先替小朋友作詳細的評估,再透過遊戲的方式給予適當且適量的感覺刺激,以改善他們的發展或提昇某方面的功能。另外對於發展障礙的兒童,例如腦性痲痺兒、智能不足兒等,都需經過詳細的發展評估及結果分析, 同樣地透過遊戲的方式給予適當治療,從中加強他缺陷的部份。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不斷地進行再評估的動作,以修正或加強他們的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琉璃光老人長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